为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,切实解决居民小区分类痛点,近日,文新街道城管科联合社区、物业及志愿者团队,深入辖区多个垃圾分类问题突出的小区,开展“一线问诊·精准攻坚”专项行动。通过现场调研、多方协商、定制方案,成功推动多个小区分类质量显著提升,居民生活环境持续优化。
直击痛点:深入小区一线“把脉问诊”
行动中,城管科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,对近期分类准确率较低、投诉较多的骆家庄小区、五联西苑等5个小区进行重点走访。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“误时投放点垃圾堆积”“大件垃圾清运不及时”“分类设施破损”等问题,工作人员逐一核查现场,记录问题点位。
在骆家庄小区,工作人员发现部分楼栋的分类垃圾桶存在满溢、混投现象。经调查,原因是物业清运频次与居民投放高峰不匹配,且缺乏有效监督。城管科立即协调物业调整清运时间,增加高峰时段清运频次,并在桶边增设“分类督导员”,现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。
多方协商:共商共治破解“分类僵局”
针对不同小区的个性化问题,城管科创新采用“三方议事”机制,组织居民代表、物业负责人、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,共同制定解决方案。
在五联西苑,部分居民因“下楼扔垃圾不便”而随意丢弃在楼道,导致异味和安全隐患。对此,城管科提出“分层分类试点”:在高层楼栋每层设置小型分类暂存点,由物业每日定时上门收集,同时通过积分奖励鼓励居民参与。方案实施一周后,该小区楼道乱扔垃圾现象减少90%,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长效管理:建立“督导+反馈”闭环机制
为确保问题不反弹,城管科同步推出三项长效措施:
动态巡查:组建“城管+社区+志愿者”巡查队,每日对小区分类情况进行抽查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;
红黑榜公示:每月公布小区分类质量排名,对优秀物业和居民家庭给予奖励,对连续垫底的小区约谈负责人;
便民服务升级:在小区内增设分类指南展板、智能回收箱,并定期开展“分类课堂”培训活动。
成效显著:居民点赞环境焕新
经过两周集中攻坚,5个问题小区的分类准确率平均提升40%,垃圾堆积、异味等问题基本消除。居民王女士表示:“以前楼道里全是垃圾,现在干净多了,分类也越做越顺手!”物业负责人李经理也感慨:“街道不仅帮我们解决了难题,还教了管理方法,以后工作更有方向了。”
文新街道城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推进“垃圾分类进小区”行动,覆盖更多社区,同时探索数字化管理手段,通过智能监控、数据分析等科技赋能,推动垃圾分类从“被动整改”向“主动治理”转变,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文新。